我知道了
上一期 下一期
第二-三:当代名家
2019年04月05日

郁建伟的“渐变”

▲黄惇先生题字


▲《行草小品文征明诗》30cm×42cm 2018年


▶李益诗一首50cmx50cm


▶草书杜甫诗条幅240cmx34cm


▶草书文征明诗条幅240cmx34cm


▲行书古诗八首180cm×95cm


▼郁建伟《草书李白诗横幅》18cm×95cm 2018年


■郁建伟

1974 年生于江苏淮阴。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,获艺术硕士学位。淮安市美术馆副馆长、淮安书画院副院长、二级美术师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、江苏省青联委员、江苏省篆刻研究会理事、淮安市文联委员、淮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。江苏省第五期“333 工程”第三层次培养对象、淮安市第二期“533 英才工程”拔尖人才、获得江苏省艺术基金2018 年项目资助。书法作品在全国海洋书法绘画摄影展(中国文联)、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展(中国书协)、第四届中国廉政文化书画展(中国书协)中获优秀作品。书法、篆刻作品参加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、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、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、纪念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-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、第四、五届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书法篆刻展、西泠印社第四届全国篆刻评展、当代江苏书法篆刻精品晋京展、“纪念毛泽东诞辰110 周年”江苏省名家书法邀请展、“小康昆山”-江苏省名家书法邀请展、“庆祝建国60 周年”江苏省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、向时代致敬-江苏省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展、翰墨新赋-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江苏省书法精品大展、江苏·四川书法交流展、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作品展、2018 江苏·陕西书法名家精品交流展、青春时光——江苏省青年艺术作品展等。参加“中国千名书家精品走进奥运场馆志愿活动”,作品被国家游泳中心(水立方)永久收藏。出版《郁建伟书法集》、《钢笔楷书程序训练》、《淮安市美术馆名家系列——郁建伟》等,《人民日报》(海外版)、《新华日报》、《现代快报》等报刊专版推介,并有数篇论文发表于专业报刊。


■李啸

熟悉郁建伟的人都知道,科班出生的他,出道早、悟性好,工作后不久就调到画院从事专业书法创作,后来又走上了管理岗位,可谓顺风顺水。如今,那个曾经潇洒帅气的小伙子,也步入了沉静练达的中年。己亥新春,他在微信里给我发了一批新作,让我耳目一新。我感觉到他这几年在创作上又有了新的突破,这种突破体现在三个方面的“渐变”。

一、从轻灵到圆劲

运河边长大的建伟,身上天生具有一种灵性,聪敏机巧,才华出众。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篆刻家吴自标府上,那时建伟才二十多岁,风华正茂,于金陵师从南艺黄惇先生,培根固本,书艺精进。高校专业的技法训练,让他对帖中的提按使转领悟颇深,他笔性极好,笔法精到,启承转合,均挥洒自如,尽显江左风流。他笔下总是那么轻盈,仿佛四两拨千斤,轻松、跳宕、灵动,富有朝气,让人赏心悦目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独有的标识——“飘逸的长线条”,如青春飞扬的长发,充满活力。如今的建伟又将古楚的江淮风度融入法书,这种风度包含着凝练、浑圆、柔韧,甚至还有一种劲健。他强化了笔锋入纸时的力度,铰转时的弧度更大,弹性更强,力量更足。因此他现在笔下的线条显得更加厚实,线质更加劲道。作品虽然中少了一些动感、活泼,但多了一些沉稳与厚重。从轻灵到圆劲,建伟笔下多了一份温度和筋骨。

二、从绚丽到简净

大道至简。从建伟的这批新作来看,无论从笔法内质,还是到章法形式,给我的印象是:简单、朴素、干净。尤其是他以往创作作品中华丽的笔法、奇巧的结构、精致的形式少了,滌去铅华,作品却显得更简洁、爽利。往日行草书飘逸的线条,变得更简练、精神。他的隶书作品亦可圈可点,融入简帛的笔意,多了更多的平直,味道更简约、纯粹,提升了作品的格调。他的小楷几分妍美,现在又有了质朴的追求。甚至在用纸方面,他曾经习惯于色宣熟纸,现在也喜欢用白宣,尝试生纸……形式表达看似简单,其实是内质外化的需求。青年时追求险峻、奇绝,艳丽绚烂。喜欢变化、快捷,摇曳多姿。步入中年各方面渐趋成熟后,则慢慢地复归平淡、简约、单纯。正所谓:“大道之行,在于至简,悟在天成”。从绚丽到简净,建伟笔下多了一份淡定与从容。

三、从丰茂到虚静

建伟情感是丰富的,精力是旺盛的。我曾见识过他洋洋洒洒、下笔千言的文学才华,也见证过他摇笔散珠、挥毫泼墨的书法情性。他的作品像江南水乡池塘里一片水草,有适宜的气候又有肥沃的土壤,因而丰茂而又润泽,充满生机。诸体兼擅、追求唯美的他,对多字数作品创作有着很强的驾驭能力,从篇幅设计、标题、章法,甚至印章均精构细筑、匠心别具,他多元构成的作品总是让人产生丰盈、旺盛、向上的力量。从建伟的部分新作中可以看出,他现在作品的形式构成趋于简化、疏朗。笔下线条中的飞白多了,笔墨开始“造虚”,这种“虚”是非常重要的,“虚则静,静则动,动则得矣”(《庄子·天语》)。他的大字条幅和对联品格不俗,尽管是都是白纸“素颜”,但是虚实相生,精气很足。“深识书者,惟观神采,不见字形”(张怀瓘)。虚静,是创作者物我两忘、神游天地的状态,也是书法的至高境界。从丰茂到虚静,建伟笔下多了一份萧散与超然。

书如其人。人书俱老,人变则书变,而这种“变”,不是瞬间切换的“变脸”游戏,而是一种“渐变”,如同一个人的生命过程,从幼儿到童年、少年、青年、中年、老年……这种“渐变”,是合乎自然、顺应规律的,因而是合理的。建伟书法的“渐变”,也是如此。不激不厉,优游不迫,这才是文人的生存状态,也是书法的文化表达。

2019.3.7于金陵(李啸,现为中国书协理事、楷书委员会秘书长,江苏省书协副主席,江苏省书法院院长)





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