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!

我知道了

2018年01月10日

上一期 下一期
第三版:当代名家
2018年01月10日

夏碧波:书法家要有书法家的样子



■夏碧波

中国书协会员、湖南省青年书协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、长沙市书协主席团成员、长沙市芙蓉区书协主席、北京人文大学客座教授。2008年获“中国书法十杰”称号,2015年获“湖南省十大青年书法家”称号。书法作品入展全国首届行书展,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,全国第九、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,全国第二届楷书展等展览;获全国首届草书展提名奖、全国首届普洱茶艺术节全国书法展最高奖、“和谐湖南”全省书法展一等奖等奖项。

夏碧波在成为书法家之前,经历过一番苦苦的磨炼。

夏碧波1980年出生在湖南黑茶之乡安化县的一个偏僻山村。当地有一种习俗,把擅长写字当作是人的美德。夏碧波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,立志要把字写好,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。16岁那年,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湖南省林业学校,正式离开了他熟悉的山与水。在学校里,他第一次拿起毛笔,开始了一笔一画单调枯燥的训练。学校书画协会的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子,成了夏碧波日夜学习的地方。在那里,他写呀写,晚上写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,醒来又接着写。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年。1999年,夏碧波要毕业了。学校没有忘记这名勤学苦读的学生,为他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个人书法展览。谈起这次展览,夏碧波满怀感恩之情:“没有学校的鼓励,就没有我日后的书法进步。”从此以后,无论是到广州打工,还是到家乡林业部门工作,他都没有忘记笔墨香浓的诱惑,始终坚持业余时间练习书法,而且每天写字都在六个小时以上。工作轻闲的时候,他几乎一整天“泡”在书房里,根本没有“白天”“黑夜”的概念。他说:“那时候写字入了迷,等我刚刚躺下睡觉的时候,太阳便升起了;等我醒来的时候,太阳刚刚下山。有时候半个月都难得看到太阳。”他创造了一晚上写一刀八尺宣、一天写两刀毛边纸的纪录。他的母亲心痛自己的儿子,总是时不时在旁边叫唤他的名字,观察他的举动,担心他“走火入魔”。他母亲常对邻居说:“我儿子平时拿着毛笔比吃饭时拿筷子还要熟练。”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,夏碧波感慨良多。直到今天,他的书房里依然没有安装空调,想必那已成为一种习惯了吧!

时光荏苒。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,夏碧波越来越感到,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帮助与好心人的关怀。如今,虽然他定居在省城长沙,但是他会经常回原单位看看,帮助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老乡、同事请他写春联、婚联等,他都一一满足。

夏碧波因书法而得名。他在当地书协组织里有多种兼职。“只要对社会有益、对人民有利的事都要用心去做。”他说。省书协组织“书法进万家”活动他参加,省青年书协组织看稿会他到场,遇到当地大型书法展览他会赶到现场当解说员。他担任了芙蓉区书法家协会主席。他称这个“小芝麻官大有作为”,故而经常组织本区的书法爱好者互相切磋技艺。

“人生逢盛世,书法育新人。”从2008年开始,夏碧波走上了“国展”培训之路。十年磨一剑,他的办学理念与经验越来越受到书法界的重视与书法爱好者的认可。

“这个时代需要什么,我们就创作什么。”这是夏碧波的创作理念。他与学生交流最多的话题就是“笔墨当随时代”。作为一个“过来人”,他对“国展”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有自己的解读。他说,参加“国展”并非一个书法家的最终追求目标,但是对“国展”规则的基本遵循不能含糊。

夏碧波认为,作品要靠实力说话——经济强调实力,书法同样强调实力,实力是作品的兴奋点。基本功扎实与否,要看笔墨、字法、章法、气息。王羲之书法变化万千,黄庭坚书法气象万千,董其昌书法仪态万千……学习古人,既要打得进去,又要跳得出来,能把古人精髓注入到自己作品中。一幅好的作品人见人爱,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、颜真卿的《祭侄文稿》谁有非议?

夏碧波觉得书法作者要善于提出问题、解决问题。学习书法的时候,要兼修哲学、美学、文字学等各类知识;下笔创作时,要有想象力,敢于制造矛盾、解决矛盾,把阴阳、大小、粗细、浓淡及空间时间、喜怒哀乐等关系处理妥帖。不学习就无法改变现状、解决问题。问题解决得越多,作品的内涵就越丰富,认可度就越高。

夏碧波说,作品要有继承,更要有创新,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。每一次“国展”中都会出现许多新元素、新概念,包括对书家的推崇、对形

式的表现、对内容的取舍、对流行书风的认定等。因此,书家要随事而变,不可一成不变。书法是国粹,无论怎么变化求新,传统的东西永远不能丢。所以,每次夏碧波指导学员创作时,学员们笔下都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。

每届“国展”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,这需要事先认真研究。夏碧波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会运用数学模型的方法,分析大数据,制定参考坐标。他对买回的每一本“国展”作品集都会详读并做各种各样的标注。他几乎把每届参展作者与评委、作品风格、使用纸张情况、时代发展要素等资料都存储在他的数学模型中。这是他“国展”培训决胜的神器。

夏碧波总是激情满怀,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学员。他希望他的学员个个都能超越他。但是他知道,光学书法、教书法不是最终目的,做人、做好人才是最终追求。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倡导“写好中国字,做好中国人”,夏碧波对此十分认同。他经常借王羲之、颜真卿、欧阳询、王安石、柳公权这些书法大家“修齐治平”的故事启发学员们在书写过程中心手交应、物我合一,通过自然书写的过程,感受所书写的优美文辞,以期自觉或不自觉地达到“修身”的作用。正如他所说:“书法家要有书法家的样子。”

(杨子江)





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